来源:武汉市工商联 编辑:余水晶 更新时间:2019-01-18 浏览次数:次
武汉市工商联突出红色主题 采取“五抓”举措
不断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近年来,武汉市工商联系统着力在全市非公经济领域中打造“红色引擎”工程,为推动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截止2017年底,全市共有8名以上员工的非公企业14046家,其中11959家已建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为85.1%;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规上非公企业3830家,其中3814家已建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为99.6%。市工商联59家直属商会成立党委的有5家、党总支的有5家、党支部的有49家,现有党员826名,其中流动党员417名,党组织覆盖率为100%。
一、主要做法
(一)抓认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市工商联党组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到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党建工作做强了就是战斗力,党建工作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党建工作做好了就是竞争力。他们成立专班,在全市非公经济组织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红色引擎工程”等系列活动。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市、区工商联机关干部全员对口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和商会制度,明确每年对口联系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1500家,经常性深入企业调研,上门指导开展党建工作。
二是抓组建,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率。根据《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中办发[2015]51号)的要求,武汉市工商联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先后开展党组织集中组建“百日攻坚行动”和“扩面提质行动”,对市非公经济组织逐一上门摸底,明确责任人,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和商会的不同情况,采取依托相关商会或非公企业党委、依靠属地街道党工委、挂靠园区或社区党组织等方式,单独组建、联合建立、适时扩建党组织。两年来,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提升了56个百分点,商会党组织覆盖率提升了52个百分点。
三是抓培训,树牢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坚持让企业家“唱主角”,丰富教育方式,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市区两级工商联共举办民营企业“创新·转型·升级”沙龙等各类教育实践活动260场次。每年组织50名非公经济领域党组织书记和100名党员开展培训并纳入年度绩效目标。目前已在武汉市委党校、湖北红安干部学院、江西干部学院(井冈山)成功举办了3轮培训,共培训非公经济领域党组织负责人154名、非公企业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302名。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突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和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两个主体,迅速与武汉大学和市委党校联系,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班,在全市非公经济人士中掀起了学习热潮。今年即将在贵州遵义开展第4批培训。
四是抓规范,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一是加强督促管理。对已建党组织的非公经济组织,督促落实党组织开展活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加强红色阵地建设。对逾期不换届、软弱涣散的商会党组织,督促整改。二是建设“四好”商会。以“班子建设好、团结教育好、服务发展好、自律规范好”为主要内容,细化量化商会规范化建设具体标准,突出商会党组织政治功能,推进“红色引擎工程”在商会组织生根开花。三是经常组织党的活动。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指导商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如武汉莆田商会党委在汉西铁路市场开展纪念建党96周年活动,评定党员示范户,发出“我是党员,我要表率”、“我是党员,我要自律”、“我是党员,我要奉献”的倡议。武汉金华商会党支部组织分散在会员企业中的30名党员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企业实际开展“怎么学、怎么做”大讨论。武汉滕州商会党总支组织党员到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参与廉政知识互动答题。多家商会党支部组织党员赴韶山、红安等实地参观。还有商会党组织主动进村入户到社区,慰问困难党员、资助困难学生。
五是抓特色,着力打造一批先进典型。根据非公企业特点和重点领域,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党员示范岗”和“党员责任区”创建活动,着力打造“示范带”、“示范群”。在传统产业企业和地域性商会,涌现出武汉莆田商会、温州商会党委、台州商会党支部等一批先进典型。武汉莆田商会党委探索并建立布好一张组织覆盖网络、让组织深耕进企“正风气”,创好一套民主治会机制、用民企自治“涨人气”,抓好一系列服务活动、为基层党建注入服务内涵“接地气”的“三个一”模式,该做法入选湖北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小处方”项目库,受到中组部调研组的肯定。在新兴产业群体,涌现出武汉光谷商会党支部、东西湖区非公经济年轻一代联谊会党支部等先进典型。互联网产业商会党支部创新建立“商会党群(建)联络员”全覆盖制度,设立“新时代支部讲习所”和“新时代支部研习社”,采用互联网线下+线上的方式建立“红色网络支部”和“商会党群之家”。
二、主要成效
一是有效助推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依靠党建的引领,全市非公经济人士围绕打造新民营经济集聚地,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造力。2017年,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03.33万户,注册资本(金)2.4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7%、21.72%,在市场主体总量中占比分别为96.14%、65.85%。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5614.25亿元,同比增长约10.7%,约占全市GDP的41.9%。10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比上年增加2家。
二是培养了一支非公经济党建工作队伍。充分利用武汉、红安、井冈山等红色教育资源,采取参观纪念馆、听烈士后代讲述、学唱红色歌曲、重走红军路等多种形式,给经济上先富起来的“体制外”党员大补精神营养,增强党性意识和党员修养。先后邀请全国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先进典范、江苏红豆集团党委书记助理鞠宏清传授该集团党组织在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促进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帮助企业健康发展等方面的做法;邀请参加中组部全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培训示范班的武汉莆田商会党委书记郭国松讲授《建立商会党建可持续实践模式》,用省外和市内听得见、看得见的典型引导,切实提高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的工作能力。
三是增强了非公经济人士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党建工作,不仅坚定了非公经济人士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而且激发了他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回报社会的热情。2016年7月暴雨灾害期间,全市广大非公企业和各级商会积极为抗洪救灾献爱心,向市内外灾区捐款捐物8000多万元,还组建抢险队、突击队主动参与抢险救灾。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积极参与“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168家民营企业与100个贫困村签订了《村企结对帮扶协议》。两年来,全市民营企业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等方式,投入精准扶贫资金3.4亿多元。
四是进一步唤醒和强化了非公经济人士党的意识。通过抓好非公党建工作,极大地增强了全市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党的观念,强化了党的意识。“企业党组织是政治核心,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红色引擎的强大推动力。”卓尔控股董事长、党委书记阎志认为,卓尔的成功,最根本的动力是追随党的脚步。卓尔自成立第一家企业,就建立起党组织,开办了党校,每年都有一批优秀员工在卓尔入党。如今,卓尔已成立二级党委一个,党总支11个,党支部46个,正式党员达368人。2012年卓尔党委获中组部表彰,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2018年1月8日《湖北日报》头版,聚焦报道了卓尔集团抓党建工作的先进事迹。九州通医药集团公司董事长刘宝林虽是党外人士,却大力支持党建工作,公司骨干90%是党员。他认为,广大党员充分发挥了核心作用,这些宝贵的人力资源提高了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和工作效率,统一了员工的核心价值观,确确实实是一股正能量。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 6月成立了全国首家网络主播党支部,要求党员主播在网络直播过程中理直气壮地亮身份、旗帜鲜明地传递党的声音,引导占领红色舆论高地。人民日报、新华网、光明网等各大主流媒体给予了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各省市工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