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部 编辑:余水晶 更新时间:2019-01-18 浏览次数:次
省工商联实施“五联五帮” 助力民企打好三大攻坚战
编者按:省工商联积极探索民企以强带弱,以城带乡,双向互动,互利双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在省工商联常委企业中建立联系贫困县中小微民企的“五联五帮”制度,助推民营企业打好三大攻坚战。“五联五帮”的做法得到了上级有关领导和部门的肯定和批示。全国工商联以《工商联信息》加编者按刊出。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长尔肯江·吐拉洪批示:“全国工商联编发湖北工作经验,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舞,要继续努力抓好‘五联五帮’工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王兆民批示:“‘五联五帮’关键在落实,我们一定要认真抓好督办,务求实效。”
“五联五帮”,即省工商联动员83个常委企业,每个企业联系帮扶1-2家贫困县的中小微民营企业,计划用3年时间(2018年-2020年),指导和帮助所联系的贫困县中小微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面临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文化、品牌等方面的困难问题,提升贫困县中小微民营企业发展质效和动力,实现共赢发展。
一是联党建、帮创建。指导所联系的贫困县中小微民营企业建立党的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主题党日活动,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二是联市场、帮发展。帮助所联系的贫困县中小微民营企业创新营销模式,利用自有市场资源,拓展市场空间,大力推动产业链上大企业与贫困县中小微民营企业的“纵向联盟”,打通上下游企业产业联系。
三是联技术、帮提高。指导所联系的贫困县中小微民营企业制订企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提出积极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具体举措;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对所联系的贫困县中小微民营企业技能提升、技术研发、工艺流程等进行指导,帮助贫困县中小微民营企业开展员工培训,提高生产技能,打造企业品牌,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四是联资金、帮解困。指导所联系的贫困县中小微民营企业通过市场化途径进行融资,协助解决资金困难。
五是联文化、帮管理。帮助所联系的贫困县中小微民营企业加强文化建设,完善企业法人治理、员工管理、风险控制等制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目前,省工商联常委企业共联系帮扶全省37个贫困县的104家中小微民营企业。工作中,省工商联坚持“五条基本原则”、“四项制度”,确保活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五条基本原则”,即坚持地域相邻产业相近原则:省工商联常委企业所联系的贫困县中小微民营企业,尽可能在地域上相邻,所从事的行业或产业具有相近相似性,便于开展联系对接;坚持联系沟通双向互动原则:省工商联常委企业与所联系的贫困县中小微民营企业要保持持续畅通的联系沟通,定期进行交流会商,共同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坚持帮扶双方平等互助原则:省工商联常委企业与所联系的贫困县中小微民营企业之间关系平等自愿,因地因企制宜,不附加不平等条件,互帮互助,自觉自愿;坚持企业联建互利共赢原则:省工商联常委企业依据自身帮扶能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受帮扶的贫困县中小微企业要积极配合,实现互利共赢;坚持向深度贫困县倾斜原则:在做好37个贫困县联系帮扶的基础上,重点向9个深度贫困县倾斜。发达地区的省工商联常委企业就近联系深度贫困县的中小微民营企业。
“四项制度”,即建立联系对接制度:省工商联常委企业与所联系的贫困县中小微民营企业,每季度相互通报一次企业发展情况,每半年开展一次互访活动,每年底对联系帮扶情况进行一次总结;建立信息共享制度:省工商联常委企业与所联系的中小微民营企业要确定固定的联系人、联系渠道,做到重要信息、重要资源共享互通;建立工作台账制度:企业双方要建立帮扶台账或日志(原则上省工商联常委企业与所联系的中小微民营企业都要进入“千企帮千村”台账系统),及时掌握动态情况;建立统计分析制度:市(州)、县(市、区)工商联要定期对本地省工商联联系帮扶中小微民营企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做好协调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
各省市工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