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孝感市工商联 编辑:本站编辑 更新时间:2025-03-10 浏览次数:次
从一家街边小店成长为行业内巨头,武汉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卫元,用三十年诠释了“一生做好一件事”。
他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客户价值为导向,带领企业成为国内兽药制剂领域首家上市公司,改写了中国动保行业格局,也在全球舞台上奏响了民族品牌的强音。如今,他立下“成于中国、享誉全球”的愿景,将目光投向潜力无限的全球市场,全力以赴打造全球动保行业领导品牌,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勇前行。
一、科技突围:
弃“代理”旧辙,拓“自研”新途
上世纪90年代末,养殖业蓬勃发展,兽药市场需求水涨船高。国外兽药品牌蜂拥而至,凭借技术和品牌优势,在中国市场占据有利地位。当时,张卫元已在兽药经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果断抓住这一机遇,积极与国际知名兽药厂家展开合作。他一手创办的湖北新华星兽药有限公司在短短几年间便脱颖而出,到2001年,公司的年销售收入在湖北省兽药经销企业中独占鳌头。
然而,随着国外品牌影响力的增强,他们对中国代理商提出的代理条件也愈发苛刻。张卫元意识到,依赖国外品牌无异于将命运交予他人之手。中国拥有庞大的养殖群体、旺盛的市场需求和丰富的科研人才资源,为何不能创立自己的品牌与之抗衡?2002年,他与在行业深耕30余年的台湾回盛化学制药有限公司携手,组建武汉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踏上了自主创新之路。
回盛生物成立之初,便明确了两大发展策略。一是与母校华中农业大学展开深度技术合作,致力于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2003年,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万特肺灵”成功问世。“万特肺灵”是治疗猪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的兽用抗菌药,在药物缓释、包被及稳定性研究方面成果显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工艺更是成为氟苯尼考药物的标杆。“万特肺灵”打响了回盛品牌第一枪,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此后更是凭借这一成功经验和持续的研发投入,又陆续推出20多个自主品牌产品。二是实施差异化战略。张卫元将核心业务聚焦于猪药市场,以“回盛只做猪文章”“猪生病找回盛”的精准定位,迅速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为提升企业创新研发能力,回盛生物积极与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携手,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投资数千万元成立湖北兽药工程研究中心。在张卫元的主导下,回盛生物建立了“三中心一院”(湖北省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动物保健品生物工程技术中心、GCP、CNAS检测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回盛研究院),形成从原料药合成到制剂工艺到临床的全链条研发架构。
依托这一体系,回盛的研发团队攻坚克难,突破国内动物保健品开发中的诸多技术难关,研发出具有代表性的自主专利动物专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嗽静”。“治嗽静”凭借独特配方与先进工艺,对畜禽常见呼吸道疾病疗效显著,自上市以来,在国内动物呼吸道疾病防治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同类产品的标杆,更是众多规模化养殖场的首选药物。
此外,养猪业长期饱受蓝耳病困扰,针对这一行业难题,张卫元带领回盛研发团队深入调研、反复试验,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周锐教授团队耗时5年研发出“稳蓝增免”方案,经全国万千家猪场临床验证,有效控制蓝耳病及细菌继发感染,填补行业空白,为养猪业防控蓝耳病提供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回盛生物累计申请专利90余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50多项,获得国家新兽药证书16项,承担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13项。凭借着丰富的产品线和卓越的产品质量,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广泛覆盖猪药、禽药、反刍药、水产药、原料药、宠物药等多个领域,从2002年到2024年,回盛生物销售收入从500万元一路飙升至突破10亿元,就业人员从8人扩充到1000余人,已然成为中国兽药行业的领军企业,在推动中国动保行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链上蝶变:
破“单线”局限,绽“多元”繁华
在中国兽药行业面临技术壁垒和市场同质化的双重挑战下,张卫元敏锐地意识到,单一的产品线或局部技术优势已不足以支撑企业长远发展。基于此,回盛生物以“全产业链布局”为核心战略,通过纵向整合资源、横向拓展领域、深化技术协同,构建起覆盖“原料药-制剂-诊疗服务”的闭环体系,实现了从单一兽药生产商向综合性动物健康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跨越式升级。
在兽药产业链中,原料药作为制约制剂生产的核心环节,高端原料药长期依赖国外专利垄断的现状严重阻碍行业发展。为突破这一瓶颈,张卫元自2009年起加速企业向上游的战略延伸,在湖北应城投资建设了湖北回盛全资子公司,专注于大环内酯类动物专用原料药的研发与生产。通过与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的深度合作,研发出高效菌种筛选与发酵工艺优化体系,使泰万菌素等原料药的发酵效价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形成成本与环保的双重优势。同时,依托湖北省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实力,回盛生物攻克了泰乐菌素、泰地罗新等原料药的绿色合成技术,将工艺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
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与产能扩张,其核心产品泰乐菌素原料药生产规模达2000吨,泰万菌素原料药生产规模达840吨,不仅占据国内最大市场份额,其产能更是稳居全球前列,位居行业顶尖水平。这一成果不仅大幅降低了民族品牌制剂的生产成本,还打破了国际巨头的专利垄断,实现了关键原料的自主可控,让回盛生物从源头掌握了产业链话语权,为中国兽药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稳固猪药市场领导地位的同时,张卫元将目光投向了蓬勃兴起的宠物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宠物角色逐渐从“动物”转变为“家庭成员”,宠物医疗市场迎来蓬勃发展。回盛生物依托在兽药领域长期积累的深厚技术底蕴与强大研发实力,果断而迅速地布局宠物药品板块,实现了业务领域的又一次拓展。一方面成立宠物线下销售公司,积极与宠物医院、诊所、美容店等终端建立紧密合作,通过举办推广会、开展技术培训等活动,提升产品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搭建电商平台,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渠道。仅在2024年,回盛生物就成功推出5款宠物药品和两款保健品,持续丰富着产品矩阵。目前,回盛宠物药品已广泛覆盖驱虫、解热镇痛、皮肤用药、内科疾病及功能性保健品等多个细分领域,逐渐在宠物医疗市场崭露头角。
三、逐鹿全球:
筑“本土”根基,登“国际”舞台
张卫元,这位在动保行业拼搏了大半辈子的企业家,心里始终藏着一个更大的梦想——让回盛生物走向世界,让中国动保品牌在全球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回盛生物以原料药为“利刃”,率先打破国际市场壁垒。凭借泰万菌素、泰乐菌素等核心原料药的技术领先性与成本优势,成为全球动保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中国力量”。近年来,公司产品已远销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原料药出口金额更是突破亿元大关,展现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在越南隆安省,回盛生物投资的东南亚首个现代化兽药制剂工厂即将投产,这无疑是回盛生物国际化战略进程中的关键一步。从项目的规划蓝图绘制,到具体建设实施,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张卫元和团队的无数心血。他们多次奔赴越南,跨越语言不通的障碍,化解文化差异带来的难题,携手当地团队全力推进项目前行。通过在越南设立生产基地,回盛生物得以更深入地洞察当地市场需求,为客户提供更贴合其需求的产品与服务,进一步稳固并提升公司在东南亚市场的竞争地位。
张卫元的国际化梦想,绝非仅仅着眼于企业规模的扩张,更在于让全球更多国家的消费者从回盛生物的优质产品与服务中受益,为全球动物健康事业做出贡献。他坚信,通过不懈努力,回盛生物一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起中国动保品牌的良好形象,让世界看到中国动保企业的力量。
四、行业担当:
舍“独善”之念,谋“共进”新篇
张卫元不仅在企业经营上成绩斐然,更以行业推动者的身份,为动保领域的发展倾注心力。作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他积极建言献策,将自身在动保行业的深厚积累化作有价值的提案与建议,为行业政策的完善、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助力动保事业在规范的轨道上稳步前行。
在技术交流方面,他不遗余力地搭建平台、促进合作。组织参与各类行业研讨会、学术论坛,分享回盛生物的研发成果与实践经验,同时也积极引入外部先进理念与技术,推动行业技术交流的活跃开展,为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添砖加瓦。人才培养上,张卫元深知人才是行业发展的源动力。他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联合培养项目,为动保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为行业输送新鲜血液。同时,以开放的视野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入,为他们提供广阔舞台,实现人才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在企业发展理念上,张卫元倡导财富共享。他提出要打造老板企业,通过打造合伙人机制,培养更多的自主创业者,共同成长。他认为一个不会分钱的企业不是好企业,一个不会分钱的老板不是好老板。要打造可持续经营的企业,关键在于财富分配。他推动管理机制从职业经理人向事业合伙人转变,让相当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实现利润导向、独立经营、财富共享。
面对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课题,他引领回盛生物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企业内部推行绿色生产,优化工艺降低能耗与污染排放;在行业内倡导环保意识,分享绿色经验,推动整个动保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张卫元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行业担当,从一名优秀的企业家成长为行业的引领者,为动保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全球动物健康事业贡献着坚实力量。
各省市工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