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本站编辑 更新时间:2025-03-28 浏览次数:次
在武陵山腹地的湖北恩施州,一片绿叶的故事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茶,这一方水土孕育的古老作物,如今已成为恩施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作为中国重要的富硒茶产区,恩施州近年来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资金、项目等全方位支持,推动茶产业从传统种植向现代化全产业链转型。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润邦茶业以联农带农、技术创新、文化赋能的实践,成为民营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典范。
联农共富:一片叶子托起“绿银行”
春分时节,湖北恩施市芭蕉侗族乡的茶园里,茶农龙朝美正穿梭在翠绿的茶垄间,手指翻飞间,嫩芽轻落竹篓。这里是恩施玉露的发源地,全乡11万亩茶园不仅是生态屏障,更是万千茶农的“绿色银行”。“每天采3斤鲜叶,按润邦的收购价算,能有200多元收入。”龙朝美的话语中透着满足。
在芭蕉产业园的鲜叶交易市场,润邦茶业的收购摊位前人头攒动,黑板上实时更新的价格成为茶农的“晴雨表”:龙井43每斤95元,浙农117每斤85元,中茶108每斤90—95元……“我们实行保价收购,特级原料年递增5%—10%,让茶农吃下定心丸。”润邦茶业董事长张文旗说。
作为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润邦茶业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构建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公司不仅以高于市场均价的保底价收购鲜叶,更通过技术赋能提升茶农收益。20余位“土专家”常年驻守产茶乡镇,从茶园管护到采摘标准,手把手传授技术;联合当地农业农村局、农广校开设制茶培训班,累计培养500余名“新农人”,其中50余名技术骨干扎根企业,形成“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带动一户”的良性循环。
每年春茶季,润邦茶业为周边乡镇提供千余个临时岗位,采茶工月收入超万元,制茶车间工人月薪达8000元。这份“家门口的饭碗”,让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纷纷返乡。数据显示,润邦茶业带动恩施州3万余户茶农增收,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2022年,企业荣获湖北省“万企兴万村”行动杰出标兵称号,成为民营资本反哺乡村的生动注脚。
科技破局:老技艺“蒸”出新天地
走进润邦茶业的智能化生产车间,蒸汽杀青机、智能揉捻机组、远红外提香设备有序运转,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茶香。这条国内首条恩施玉露连续化、清洁化生产线,见证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
时间回溯至2005年,润邦茶业落户芭蕉侗族乡时,恩施玉露虽为唐代蒸青工艺“活化石”,却因手工制作效率低、标准不统一濒临失传。企业成立之初,张文旗带领团队遍访老茶人,复原古法技艺,同时启动机械化攻关。2006年,首台恩施玉露专用杀青机研制成功,实现“蒸汽杀青”关键工序机械化,使这款历史名茶在消失20年后重返市场。同年,润邦牵头制定的《恩施玉露湖北省地方标准》颁布实施,为产业规范化发展奠定基石。
创新脚步从未停歇。2009年,企业建成全自动化生产线,将日加工能力从500公斤提升至5000公斤;2020年引入AI色选系统,实现茶叶分级精度99.5%;2023年推出的“智慧茶园”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土壤硒含量、温湿度等数据,指导科学种植。目前,润邦茶业拥有16项国家专利,其研发的“富硒茶提香技术”使产品硒含量稳定在0.25—4.0mg/kg,达到国家富硒标准。
技术创新带来的不仅是效率提升,更打开了产业增值空间。企业开发出玉露精酿啤酒、冷之味冷泡茶、茶食品等30余种深加工产品,将茶叶综合利用率提高至95%。2024年,润邦茶业产值突破8000万元,较2018年增长160%,印证了“科技赋能、全链开发”的民营企业发展路径。
文化出山:千年玉露香飘世界
在恩施玉露博物馆,游客们仿佛“穿越”回唐代,见证陆羽《茶经》中“施州方茶”的诞生;在茶艺体验区,非遗传承人展示“掌火候、看茶形”的制茶绝活;而在电商展台,印有土家织锦纹样的茶礼盒正通过直播销往海外……这座由润邦茶业打造的茶文化地标,开业仅一年,就已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有力促进了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融合发展。
“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张文旗深谙此道。企业连续多年以恩施玉露为主题举办推广活动,将采茶、制茶、品茶与土家歌舞、长桌宴等民俗结合;联合高校开展茶文化研学,出版《恩施玉露技艺传承图谱》;更以“硒茶+”思路拓展边界,推出茶旅融合线路,带动周边民宿、餐饮持续增收。
文化出海也更加频繁。“我们要让世界通过这片叶子,读懂中国的生态智慧。”张文旗说。为此,通过多方努力,企业生产的恩施玉露成为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绿茶类独家供应商,是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活动推荐品牌。2014年11月11日,恩施玉露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政策添新:营商环境育“茶企森林”
润邦茶业的成长轨迹,映射着恩施州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恩施州县市共同设立2亿元恩施硒茶产业发展基金,统筹财政资金,支持基地建设、加工技改和品牌营销;设立茶产业专项贷款,推行“订单贷”“商标贷”,对出口企业给予贴息补助。同时建设硒茶产业园,提供标准化厂房、检测中心等配套服务。
在近日举行的2025年恩施玉露茶商大会暨蒸青茶传承保护工作会上,恩施市还提出实施“产业升级、市场拓展、质量提升、科技赋能”四大工程,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茶产业工作专班,简化审批流程,保障用地、用电、用工需求,为产业发展营造最优环境。好环境成就大发展。近三年,恩施州新增茶企100余家,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格局。
对于未来,张文旗信心满怀:“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越来越好,争取五年内产值突破亿元,带动10万茶农共享发展红利。”
一片绿叶,承载千年文明,更寄托着乡村振兴的希冀。润邦茶业以民营经济的活力、科技创新的魄力、文化传承的定力,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在武陵山区绘就了“绿叶子”变“金叶子”的富民画卷。
上一篇:
各省市工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