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 编辑:本站编辑 更新时间:2018-11-01 浏览次数:次
税收贡献超过50%,国内生产总值占比超过60%、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占比超过70%、城镇就业占比超过80%、对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90%……撑起中国经济“半壁江山”的民营经济,已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最新数据显示,当前民营经济继续保持蓬勃创新活力和强劲发展动力。随着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将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作出更大贡献,赢得更多发展机遇。
发展态势良好活力不断增强
今年以来,在整体投资增速有所下滑的形势下,民间投资增速保持在8%以上。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增速分别高于全部投资1.4、2.4和3.3个百分点,呈领涨态势,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亮点和动力之一。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副司长韩志峰说,近5年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比重保持在60%以上,成为投资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5%,比制造业整体投资增速快0.8个百分点。
上市企业表现印证民间投资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上海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上半年沪市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购建长期资产和研发费用支付的现金同比分别大幅增长38%和33%。
与此同时,非公经济新动能、新活力不断迸发,成为创新创业创造的重要力量。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平均每天新设企业1.84万户,其中私营企业占比超过九成。从更长时段看,过去5年,我国市场主体数量增长近80%,其中私营企业数量增幅高达146%,注册资本增长近5倍,贡献率分别达到98.9%和69.8%。
过去5年,民营企业完成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家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成为亮丽的“中国名片”。
应对挑战多方发力优化发展环境
为促进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近期各地、有关部门在交通能源、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集中向民间资本推介了1222个项目,总投资超过2.5万亿元。截至9月底,民间资本已有合作意向的项目投资超过2500亿元。
当前,中国经济仍处于“三期叠加”阶段,各类市场主体面临内外环境变化、经济转型升级新挑战,土地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要求升级、债务压力陡增、融资支持偏弱等困难相互叠加,一些企业发展面临较大考验。
针对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挑战,近年来一系列改革举措相继出台——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顶层设计为民营经济发展夯实制度基础;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大力度减税降费、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重点领域融资机制,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支持包括民资、外资等非公有资本参与国企改制重组,降低民间资本进入交通、能源、环保等重点领域门槛,改革不断迈向纵深……
据介绍,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已中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中,民营企业牵头或单独中标的项目约3800个,占比接近47%。
抢抓高质量发展机遇坚定未来发展信心
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正在深化,新动能加快成长,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挑战虽然不小,机遇同样巨大。
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要靠改革来解决。
全年减税降费预计超过1.3万亿元,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即将全面实施……一系列政策信号加快释放,将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成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加大保险资金财务性和战略性投资优质上市公司力度……金融领域一系列实招相继落地,精确瞄准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关键要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
“政策稳,企业才能预期稳、信心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马骏建议,一方面应通过进一步减税降费为制造业减负,另一方面应加强政策统筹协调,提高政策稳定性和透明度。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说,下一步将突出问题导向,切实为民营企业解忧纾困。
各省市工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