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湖北省工商业联合会官网!

湖北省工商联2019年部门决算公开说明

来源:财务室    编辑:本站编辑   更新时间:2020-08-28   浏览次数:

 

   

   一、部门职责

  二、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

  三、2019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关于部门财政拨款收支决算情况说明

  (二)关于部门“三公”经费决算情况说明

  (三)关于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说明

  (四)关于政府采购支出情况说明

  (五)关于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四、2019年度预算绩效情况的说明

  (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二)部门决算中项目绩效自评结果

  (三)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情况

  五、政府性基金财政预算收入支出、财政专项支出、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六、举借政府债务的情况说明

七、省工商联2019年度部门决算表  

八、名词解释

 

  根据省财政厅有关要求,现将湖北省工商业联合会2019年度部门决算信息予以公开。

   一、部门职责

工商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体,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基本特征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是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工商联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和经济工作的 重要内容。工商联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的意见》(鄂发〔2011〕9号),省工商联的主要职能作用为:(1)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2)协助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3)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4)履行业务主管职能,促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5)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加强党的建设,为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6)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

省工商联机关行政编制48人,实有在职48人;工勤编制5人,实有在职5人;全额事业编制6人,实有在职6人。离休人员2人,退休人员31人。与上年相比人员变动原因:2019年军转干部1名带行政编转入我会。

内设机构:根据上述主要工作任务,省工商联机关现设办公室、调研室、会员部、宣教部、经济部、联络部、法律部共7个部室和机关党委,所属事业单位一个:湖北省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中心。

 三、2019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关于部门财政拨款收支决算情况说明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1.预、决算差异情况。2019年度收入2,828.4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收入2,828.47万元,其他收入0.00万元;支出2,828.47万元。

2019年年初预算数与决算数相比,收入方面:财政拨款收入年初预算2,883.57万元,与决算数2,828.47万元相差55.10万元。支出方面:年初预算2,883.57万元,比决算数2,828.47万元相差55.10万元。2019年决算收支2,828.47万元2018年度决算收支3,722.74万元相比,减少894.27万元,降幅24.02%,主要原因是全年无专项活动追加支出,全部为常年性经费。

2.差异原因分析

预、决算差异主要原因,响应减税降费号召压减经费。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基本支出收支1,758.75万元,占总收支62.00%,较上年决算1856.46万元减少97.71万元,降幅5.26%,主要原因是厉行节约,压缩行政运行经费;项目经费收支1,069.72万元,占总收支38.00%,较上年决算1865.72万元减少796.00万元,降幅42.66%,主要原因是全年无专项活动追加支出,全部为常年性经费。

    (二)关于部门“三公”经费决算情况说明

2019年“三公”经费经费预算67万元,实际支出总额53.70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预算40万元,实际支出34.55万元,因公出国(境)团组4个,10人;公务接待费预算5万元,实际支出4.08万元,公务接待批次26次,272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预算22万元,实际支出15.07万元,当年未购置公务用车。2019年“三公”经费实际总支出额比预算额减少13.30万元,原因是压减一般性公共支出。

2019年“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总额为53.70万元,较上年减少19.44万元,下降26%。其中因公出国(境)费较上年增加1.21万元,增幅3%,与上年基本持平;公务接待费较上年减少0.22万元,下降5%;2019年未购置公务车,较上年减少100%;公务车运行维护费较上年增加6.70万元,增幅80%,原因是根据工作安排,增加了向基层、企业调查研究的频率和次数。“三公经费”总体较上年减少的原因是响应减税降费号召压减经费。

    (三)关于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说明

省工商联2019年度机关运行经费支出268.90万元,其中:办公费19.07万元、印刷费3.58万元、水费0.20万元、电费7.35万元、邮电费4.13万元、取暖费0.53万元、差旅费5.84万元、因公出国(境)费用0.34万元、维修(护)费14.35万元、公务接待费1.63万元、劳务费1.75万元、委托业务费14.90万元、工会经费20.98万元、福利费57.03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5.07万元、其他交通费用58.40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32.59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11.16万元。

2019年度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比年初预算数279.91万元减少11.01万元,下降3.00%。主要原因是响应减税降费号召压减经费。与2018年度机关运行经费324.18万元相比减少44.27万元,降幅13.65%,主要原因是响应减税降负号召,压减一般性公共支出。

注:2019年向对口扶贫村拨付春节走访慰问经费5万元,与上年持平;拨付饮水工程项目经费18.6万元,较上年增加18.6万元,增幅100%;拨驻村扶贫队工作经费10万元,与上年持平。

(四)关于政府采购支出情况说明

省工商联2019年度政府采购支出总额306.00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22.97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284.00万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275.4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90.0%。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3.96万元,占比1.29%。本年度政府采购支出与2018年度655.27万元相比减少349.27万元,降幅53.3%,主要原因是新办公楼已全部验收完工,减少了政府采购货物、政府采购工程支出。

(五)关于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截止2019年12月31日,本单位共有车辆5辆,与上年持平,商务车1辆,轿车4辆,其中主要领导干部用车2辆、机要通信用车1辆、离退休干部用车1辆、其他用车1辆,其他用车主要是公用车,单位价值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1台,无单价100万元以上的专用设备,与上年一致

    四、关于2019年度预算绩效情况的说明

(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我单位组织对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全面开展绩效自评,共涉及项目9个,资金1,069.72万元,占总收入支出37.82%。从总体评价情况来看,综合评价结果为“优”。省工商联2019年度的预算编制全面、科学、合理,预算执行严格有效,预算管理规范,严格执行各项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严格贯彻《党政机关例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履职效益明显,总体效果较好。

(二)部门决算中项目绩效自评结果

我部门在省级部门决算中反映所有项目绩效自评结果。

1.参政议政调研与行风评议经费项目绩效自评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为115万元,执行数为114.31万元,完成预算99.4%。主要产出和效益:一是提案和调研报告的数量,2019年申报绩效目标为数量15份,实际完成提案和调研报告15份;二是民营企业、政协委员座谈会,2019年申报绩效目标为开展座谈会15次,实际开展座谈会25次;三是企业样本点数量,2019年民营企业调查点数量申报绩效目标为2600家/年,实际民营企业调查点数量为2700家;四是调研企业数量,2019年申报绩效目标为调研1300家,实际调研1400家。发现的问题及原因:一是项目资金执行数与年初预算存在一定偏差;二是绩效指标有待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覆盖不够全面,不能有效发挥绩效目标的导向作用。
    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加强预算的前期编制管理,提高认识,严格按照年初预算安排执行,严格预算支出的经济分类,减少与财务核算经济分类不一致现象;二是在后期申报绩效指标时丰富指标体系,增加质量指标、时效指标等产出指标和经济、社会效益指标,使绩效指标更加合理与完善。

2.非公经济和人士教育培训引导宣传表彰经费项目自评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为124.6万元,执行数为124.6万元,完成预算100%。主要产出和效益:一是非公经济人士培训,2019年申报绩效目标为培训100人/年,实际共300人参加培训;二是工商联领导干部培训,2019年申报绩效目标培训120人/年,实际129人参加培训;三是杰出民营企业家、民营企业,2019年申报绩效目标为表彰50人(家),实际表彰140人;四是理想信念活动受众人数,2019年申报绩效目标为宣讲10000人/年,实际宣讲10000人;五是展现民营企业发展成就宣传报道数量,2019年申报绩效目标为报道200篇,实际通过湖北日报、人民网、荆楚网、湖北新闻、中华工商时报和网站宣传等近报道300篇;六是开展精神文明创建人次,2019年申报绩效目标为53人/年,实际根据《省工商联关于开展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干部讲堂活动的实施方案》举办四期干部讲堂,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实际开展精神文明创建53人。发现的问题及原因:一是项目资金预算执行率较高,但项目资金执行数与年初预算存在一定偏差;二是2019年度项目申报表中仅设置了长期产出目标和年度产出目标,未设置相关效益指标,因此无法进行考核。
    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加强预算的前期编制管理,提高认识,严格按照年初预算安排执行,严格预算支出的经济分类,减少与财务核算经济分类不一致现象;二是在绩效目标的设定方面进一步补充完善,使绩效目标更加科学合理:第一,增加社会效益指标,绩效指标名称为“政策引领”,指标值可设置为“增强民营企业方向感、荣誉感、获得感、社会责任感”;第二,删除产出指标中的“开展精神文明创建人次”指标,由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与“非公经济和人士教育培训引导宣传表彰经费”项目无直接联系,不宜作为宣教部绩效考评指标。

3.非公有制企业服务经费项目自评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为163万元,执行数为163万元,完成预算100%。主要产出和效益:一是受理投诉量,2019年受理投诉量的绩效目标为30起,实际受理投诉量112起;二是符合条件申报人数,2019年符合条件申报人数申报绩效目标为每年增长5%,实际符合条件申报人数减少16%;三是投诉办结率,2019年投诉办结率申报绩效目标为90%,实际投诉办结率为82%;四是参评通过率,2019年参评通过率申报绩效目标为85%,实际参评通过率为92%。发现的问题及原因:一是项目资金执行数与年初预算金额无偏差,但国库支付支出经济分类与财务核算经济分类存在不一致现象;二是两个指标未完成年初设定目标,第一,符合条件申报人数2019年减少16%,主要原因是该申报人数由非公经济人士根据评审条件决定,省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中心不可控;第二,实际投诉办结率为82%,主要原因是省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中心根据职能将诉求事项转至相关职能部门办理,故投诉办结率指标无法界定,改为办复率较为合适,2019年投诉维权事项办复率为71%,协调帮助事项办复率为58%,个案咨询事项办复率为100%,总体办复率为82%。

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应加强预算的前期编制管理,提高认识,严格按照年初预算安排执行,严格预算支出的经济分类,减少与财务核算经济分类不一致现象;二是丰富指标体系,增加时效指标等产出指标和经济、社会效益指标,使绩效指标更加合理与完善:第一,产出指标中可增加数量指标,绩效指标名称为“注册用户”,指标值可将本年度完成情况作为参考依据进行设置;第二,产出指标中将绩效指标名称“投诉办结率”改为“投诉办复率”;第三,删除产出指标中的“符合条件申报人数”,申报人数由非公经济人士根据评审条件决定,省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中心不可控,建议删除产出指标“符合条件申报人数”;第四,效益指标中可增加社会效益指标,绩效指标名称为“诉求处理满意度”,指标值可结合本年度满意度情况作为参考依据。

4.海外联络活动经费项目自评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为53万元,执行数为53万元,完成预算100%。主要产出和效益:一是与国外商会、社团建立联系,2019年申报绩效目标为与10家建立联系,实际实际走访国外中资机构、中资企业、商协会组织10家;二是国外商会、社团互访次数,2019年申报绩效目标为互访10次,实际拜访中国使馆,国外政府、商协会社团组织16次;三是组织民营企业出访次数,2019年申报绩效目标为出访15次,实际完成了四个批次团组10人次因公出国(境)及民营企业家21人出访任务。发现的问题及原因:一是项目资金预算执行率较高,但项目资金执行数与年初预算存在一定偏差,国库支付支出经济分类与财务核算经济分类存在不一致现象;二是年初申报绩效指标时未设置相应效益指标,因此无法进行考核。

    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应加强预算的前期编制管理,提高认识,严格按照年初预算安排执行,严格预算支出的经济分类,减少与财务核算经济分类不一致现象;二是丰富指标体系,增加质量指标、时效指标等产出指标和经济、社会效益指标,使绩效指标更加合理与完善:第一,产出指标中可增加时效指标,绩效指标名称为“培训人数”,指标值可根据下年度工作计划设置为“100人”;第二,效益指标中可增加社会效益指标,绩效指标名称为“民营企业走出去”专题调研报告”,指标值可根据下年度工作计划设置为“1篇”。

5.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经费项目自评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为86万元,执行数为79.67万元,完成预算92.64%。主要产出和效益:一是调解工作培训人次,2019年申报绩效目标为调解工作培训人次达到100人,参加培训人员119人;二是依法治企培训人数,2019年申报绩效目标为依法治企培训人数达到100人,实际参加培训人员98人;三是个案维权处理率,2019年申报绩效目标为个案维权处理率达到100%,实际处理率为100%;四是开展法律咨询服务,2019年申报绩效目标为开展法律咨询服务达到24次,实际服务达到112次;五是法律三进活动完成率,2019年申报绩效目标为完成率为100%,实际完成率为100%。发现的问题及原因:一是项目资金预算执行率偏低,项目资金执行数与年初预算存在一定偏差;二是指标体系覆盖不够全面,不能有效发挥绩效目标的导向作用。

    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应加强预算的前期编制管理,提高认识,严格按照年初预算安排执行,严格预算支出的经济分类,减少与财务核算经济分类不一致现象;二是进一步完善丰富指标体系,增加质量指标、时效指标等产出指标和经济、社会效益指标,使绩效指标更加合理与完善:第一,产出指标中的“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完成率较高,在下年度申报预算时可结合本年完成情况提高预算绩效目标值;第二,效益指标中可增加社会效益指标,绩效指标名称为“推动商会人民调解工作”,指标值可设置为“加强调解组织建设和调解员队伍建设”。

6.行业商会异地商会管理经费项目自评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为100.25万元,执行数为95.84万元,完成预算95.6%。主要产出和效益:一是召开商会、县级工商联会议,2019年计划召开商会、县级工商联会议2次,实际召开商会、县级工商联会议2次;二是联系外省湖北商会,2019年计划联系外省湖北商会30次,根据工作职责和年度安排,会员部联系省外湖北商会30次以上;三是组织商会培训,2019年计划组织商会培训2次,实际组织商会培训1次;四是党务干部培训,2019年计划组织党务干部培训100人,实际100人参加培训,完成年初指标;五是发挥非公党组织核心、政治引领作用。发现的问题及原因:一是项目资金预算执行率偏低,项目资金执行数与年初预算存在一定偏差,国库支付支出经济分类与财务核算经济分类存在不一致现象;二是非公有制企业、商会党建工作培训未完成年初目标,进行了1次培训,原因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优化部门支出结构,压减一般性支出。

    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工作,提高认识,严格按照年初预算安排执行,严格预算支出的经济分类,减少与财务核算经济分类不一致现象;二是丰富指标体系,增加质量指标、时效指标等产出指标和经济、社会效益指标,使绩效指标更加合理与完善:第一,产出指标中可增加数量指标,绩效指标名称为“非公党建“两个覆盖”率”,指标值可根据工作计划设置为“100%”。2020年度绩效目标申报表中已增加该项指标。第二,效益指标中删除“发挥非公党组织核心、政治引领作用”,该项指标值为“满意度测评95%”,目标值与指标名称联系程度不够高,建议删除。第三,效益指标中可增加社会效益指标,绩效指标名称为“加强商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指标值可设置为“成立省工商联商协会党委,指导商协会党的建设”。

7.招商引资和民企联村开展新农村建设经费项目自评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为120.25万元,执行数为116.71万元,完成预算97.06%。主要产出和效益:一是组织民营企业赴新疆博州、五师双河市考察,2019年计划组织30名民营企业赴新疆博州、五师双河市考察活动,实际组织30名民营企业进行考察对接;二是组织民营企业赴西藏山南考察,2019年计划组织10名民营企业赴西藏山南考察,实际组织23名民营企业进行考察对接;三是评选年度民营企业百强,2019年计划评选220家年度民营企业百强,实际发布2019湖北民营企业100强、制造业100强、服务业20强名单以及2019湖北民营企业100强调研分析报告;四是“千企帮千村”推进会,2019年计划开展一次“千企帮千村”推进会,实际在十堰市举办光彩事业十堰行、全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推进会;五是提升民营经济发展;六是参与扶贫民营企业,2019年申报绩效目标为参与扶贫民营企业数量达到1312家,实际参与扶贫民营企业数量为6669家,远超年初的绩效目标,主要原因是: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万企帮万村”受表彰民营企业家的重要回信精神,重点聚焦“助力800个贫困村出列”目标上来,推动“千企帮千村”行动提质增效。发现的问题及原因:一是提升经济发展2019年申报绩效目标为12%,实际无法考核,主要原因是该指标设置不科学,经济发展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无法用来考核该项目绩效;二是预算执行方面项目资金预算执行率较高,但项目资金执行数与年初预算存在一定偏差,国库支付支出经济分类与财务核算经济分类存在不一致现象。

    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加强预算编制管理,提高认识,严格按照年初预算安排执行,严格预算支出的经济分类,减少与财务核算经济分类不一致现象;二是在绩效目标的设定方面,绩效目标有待进一步明确化、准确化,具体化:第一,产出指标中的“组织民营企业赴西藏山南考察”完成率较高,在下年度申报预算时可结合本年完成情况提高预算绩效目标值。第二,效益指标中的“参与扶贫民营企业”完成率较高,达508.31%,在下年度申报预算时可结合本年完成情况提高预算绩效目标值。第三,效益指标中的“提升经济发展”,由于经济发展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无法用来考核该项目绩效,可删除该指标。第四,效益指标中可增加社会效益指标,绩效指标名称为“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指标值可设置为“动员各级工商联和民企参与三大攻坚战”。第五,效益指标中可增加社会效益指标,绩效指标名称为“发布湖北民企社会责任报告”,指标值可根据下年度计划设置为“1篇”。

8.业务补助经费项目自评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为90万元,执行数为90万元,完成预算100%。主要产出和效益:一是年重大安全事故次数,2019年申报绩效目标为年重大安全事故次数为0,实际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二是工作餐服务保障率,2019年申报绩效目标为工作餐服务保障率达到100%,实际保障率100%;三是办公区公共秩序维护满意率,2019年办公区公共秩序维护满意率年初目标为100%,实际办公区公共秩序维护满意率96%;四是办公区环境卫生满意率,2019年办公区环境卫生满意率年初目标为100%,实际满意率为95%。发现的问题及原因:一是业务补助经费项目未完成指标2个,主要原因是办公区公共秩序维护满意率和办公区环境卫生满意率指标设置过高;二是项目资金执行数与年初预算存在一定偏差,国库支付支出经济分类与财务核算经济分类存在不一致现象。

    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应加强预算的前期编制管理,提高认识,严格按照年初预算安排执行,严格预算支出的经济分类,减少与财务核算经济分类不一致现象;二是根据完成情况适当调整下年度绩效目标值,“办公区公共秩序维护满意率”和“办公区环境卫生满意率”绩效目标值均为100%,目标值设置过高,下年度申报绩效目标时可根据本年度实际调查满意度情况修改指标值。

9.主席、常委和执委会议经费项目自评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为61.14万元,执行数为51.12万元,完成预算83.61%。主要产出和效益:一是会议数量,2019年申报绩效目标为会议数量达到7次,实际会议数量5次;二是会议人数,2019年申报绩效目标为人数达到546人,实际人数为528人;三是及时程度,2019年申报绩效目标为及时程度达到100%,实际及时程度为100%。发现的问题及原因:一是主席、常委和执委会议经费项目未完成指标2个,因精简会议、多会合一,会议数量未完成年初指标,企业家行程无法准确得知,参会人数无法精确到具体人次;二是项目资金预算执行率偏低,主要是进一步加强了项目管理,厉行节约,严控经费支出。

    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科学设置指标值,参会人数年初指标值应设置成区间值,增加社会效益指标,绩效指标名称为“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建设”,时效指标中“及时程度”由于无法考核建议删除;二是加强预算编制管理,提高认识,预算编制过程紧密结合下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严格按照年初预算安排执行,严格预算支出的经济分类,减少与财务核算经济分类不一致现象。

    (三)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情况

1.部门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情况

1)重视预算管理工作,夯实绩效管理基础。年初,省工商联把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纳入单位目标责任制考评内容之一。领导多次听取绩效管理工作情况汇报。按照“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明确机关办公室牵头,业务部室分项目抓管理落实。

2)落实专人,明确职责。机关办公室、各业务部室各指定一人负责绩效管理工作的协调配合,明确了工作职责,有力促进了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7月中旬,省工商联召开财务工作专题会议,会领导要求,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各业务部室务必将绩效管理理念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并有机融合,健全工作机制,优化管理流程,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此次会议有效地推动了预算绩效目标执行进度。

3)强化培训,提升素质。4月,省工商联举办了绩效管理暨部门预算整体目标绩效评价培训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罗绍友主持了会议,就绩效管理提出具体要求,明确相关责任。各部室项目实施参与人员1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对绩效评价的标准、内容进行了深入讲解。

4)扎实做好绩效评价工作。将部门预算整体目标与绩效评价体系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量化、细化,科学反映工商联资金绩效目标。通过财务数据分析、深入了解业务部室工作职责、反复研究绩效指标,不断修正完善部门预算整体绩效目标和绩效体系,促进绩效管理工作的全面进步。

2.部门绩效评价结果拟应用情况

1)加强项目绩效管理,提前介入对新项目进行科学论证。根据部门职责和工商联发展规划,做好项目的遴选,提高预算项目的可执行性;根据各项目的业务性质和工作特点,按照科学、全面、经济、适用的原则合理设置绩效目标,并进行必要论证,提高绩效指标的可衡量性、操作性;将项目绩效指标与单位内部部门职能紧密结合,逐步完善绩效指标体系,促进绩效管理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延伸。

2)完善项目分配办法,加强绩效结果的反馈和运用。充分运用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以此作为下一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对重大开支项目业务部门应提前谋划,聘请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员进行事前评估,科学考量。

    五、政府性基金财政预算收入支出、财政专项支出、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本单位2019年无政府性基金财政预算收入支出、无财政专项支出、无专项转移支付、无扶贫资金。

  六、举借政府债务的情况说明。

  本单位2019年无举借政府债务的情况。

 七、省工商联2019年度部门决算表

八、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补助)收入:指省级财政预算安排且当年拨付的资金。

2.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3.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4.一般公共服务(201类)民主党派及工商联事务(28款):反映各民主党派及办事机构的支出,工商联的支出。

5.行政运行(01项):反映行政单位(包括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

6.一般行政管理事务(02项):反映行政单位(包括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未单独设置项级科目的其他项目支出。

7.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反映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方面的支出

8.社会保障和就业(208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05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05项):反映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支出。

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10类):反映政府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管理方面的支出。

行政事业单位医疗: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方面的支出。

行政单位医疗:反映财政部门集中安排的行政单位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经费,未参加医疗保险的行政单位的公费医疗经费,按国家规定享受离休人员、红军老战士待遇人员的医疗经费。

10.“三公”经费:指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商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附件1:省工商联2019年度部门决算表.xls

        附件2:省工商联2019年度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doc

        附件3:专项转移支付分市县表、财政专项支出决算表.xls